连接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连接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协调推进三化进程中加快县域突破步伐神秘果

发布时间:2020-10-18 21:37:15 阅读: 来源:连接器厂家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在协调推进“三化”进程中加快县域突破步伐

全国消息:春节刚过,吉林辽源市委召开以“解放思想寻求新突破,加快转型建设新辽源”为主题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很及时,也很必要。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上每一次转折、突破、发展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1978年的实践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没有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了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束缚,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30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想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抓实政策机遇,实现迅速崛起,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各种难题,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上,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结合分管工作,围绕解放思想,就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坚持城乡统筹,在协调推进“三化”进程中加快县域突破步伐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注重工业立县上项目,经济总量和发展实力提升比较快;注重特色,狠抓调整,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比较快;注重实际,城乡共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总体说,农业基础设施滞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高起点上继续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压力很大;农民总体收入水平还不高,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加大,保持持续较快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加;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场所服务能力较弱,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统筹推进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探索具有辽源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任务十分繁重。具体说:第一,县域经济发展纵向较快,横向比差距较大。从发达地区省份的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均超过60%以上,成为支撑一方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我市县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5.7%,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7.4%,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08年,虽然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位次前移目标,但仍处于全省中下游位置。这说明,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活力不足、结构不优、财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第二,虽然市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县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市域工业化程度在全省提升速度比较快。根据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计算工业化程度用这一指标计算),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25.6%,2008年为41.4%,5年间提升了15.8个百分点,全省5年间提升了10.7个百分点。从这一数字看,我市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特征非常明显。但是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市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2003年至2008年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5年间从47.7%提升到51.3%,每年提升仅为0.7个百分点,5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2009年,县域工业增加值为49.8亿元,占同口径GDP的比重36.4%;在市域,去年工业增加值实现151.1亿元,占同口径GDP比重的44.6%。可以说,要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个“坎”,重点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主要取决于县域工业化进程。1、县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迁移,推进城镇化,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农村人口迁移问题。

按省里规划,全省目标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5%,用这个指标来估算,我市的城镇化率要由现在的54.7%,提高到65%,县域需要迁移农村人口15万至17万人,每年要迁移1.73万人进城,这是一个十分难巨的任务。根据全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市共有农业经营户18.9万户,比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增长了1.07%。十多年时间农户是一个增长趋势,如果扣除这个期间的自然增减,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市的农村的农户并没有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市每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有12万多人,但是农户迁移进城的比例是很低的,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2、推进城镇化遇到的瓶颈制约因素多。一是大中城市工业化程度高,吸纳能力强,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进城务工人员大多留不下,大部分还是回到本乡本土;二是县域工业不发达,小城镇对农户的吸引力小。我市仅有22个小城镇,多数镇属于自发的形成传统农业服务型的行政中心,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二、三产业比重很小,工业不发达,工业增加值按镇平均不到1.7亿元(全省平均不到1个亿)。由于工作岗位少,所以对农民没有吸引力,没有出现农户大量迁移进镇的趋势,以目前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难以承担大量吸纳农户迁移进镇,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任。三是推进县域工业化遇到的环境因素制约。上世纪九十年代,珠三角、长三角工业化进程首先起步于小城镇,涌现出一大批“强县”、“强镇”,但是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复制,我们面临着消费不足、资源枯竭、环境保护和保护土地使用规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

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今年是县域突破的黄金时期,政策优惠,机遇难求。辽源作为国家首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之一,继续享受国家给予的独有政策支持;特别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拉动内需,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省委1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域和重点城镇集聚,重点扶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深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提出要把更多的财力和发展空间留给县,培养和增强县域的自我造血功能,向县下放省共享收入的政策,并继续延长执行。这些政策性机遇,为县域经济在经济转型中加快突破步伐,积蓄发展能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协调推进“三化”进程中加快县域突破的几点思考

做好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上来,关键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三化”相互促进、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中央今年出台本世纪以来的第7个1号文件,主题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发展基础,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新举措。全文12000字,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思路,抓好三农工作。按照这样的思路要求,我们思考工作必须在“三化”统筹的大格局审视、谋划,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在协调推进中从三个方面突出解决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问题。

第一,在转型中要突出以县域突破为重点,快速推进工业化。工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没有工业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我们两个县的二产比重都不到40%,没有实现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应该说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一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国家在规划重大产业项布局时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的政策机遇(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突出发展大项目,注重科技密集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力争做到要素集聚、产业集中、企业集群。这两年,两县工业集中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完成七通一平,强化功能分区,东丰规划高新技术、健康产业园、加工产业园,梅花鹿特色产业注重特色园区建设,符合发展方向。东辽县工业园区按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医药化工和皮革制品四大产业进行布局,其中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大型铝型材热挤压模具、汽车钣金冲压件模具制造(机械加工产业)为园区特色产业,并作为主打产业重点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两县工业集中区围绕全市转型发展,重点培育六大接续替代产业的基础上,县域工业应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规划建设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从规划布局和产业导向上,围绕辽源转型发展,沿四白公路和辽长高速,规划特色各异的功能产业园区。比如: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纺织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新型机械加工制造产业园、商业物流产业园区。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当今世界,产业追着资源走,资本围着资源转,各种生产要素向资源的源头配置,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基本运作规律。我们两县的资源优势很明显,都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牧业大县、百万亩人工林县,柞蚕养殖占全省的2/3,鹿茸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6.5%,所以说,围绕特色资源搞好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

第二,以做大做强县城、卫星城镇为重点,加速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产业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推进城镇化,既关系当前,又关系长远;既关系总量,又关系结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经验证明,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必须做大城镇。我市的城镇体系主要为中心城区、两县县城和小城镇三个层面构成。应该坚持在做大做强市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把东丰、东辽县城突出出来,白泉、东丰镇已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规划。所谓城镇,必须具有一定规划,有产业支撑。这就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县城基础较好,工业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布局初具规模,吸纳产业和要素的能力强于一般乡镇,突出县城发展这个重点,可以使城镇化与产业布局相一致,也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同时,选择一些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加快发展,还有融入长春1小时经济圈,邻接长春的乡镇如何优先接受长春的生产要素外溢和转移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可否向上做工作争取取消金州收费口收费、置换工业用地承接项目等前期工作。同时,推进城镇化,要以壮大县域经济为先导,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支撑能力。要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吸纳人口和就业的能力。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农民向市民转移,向城镇居住转移。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结合“十镇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走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人口集中、整体推进的科学化建设之路,不能盲目滥改乱建、遍地开花。

第三,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一个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的过程。具体通过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来实现。从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历程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一开始往往不是分区域块状推进,而是分产业推进,走线状跃升的路径。遵循这样的规律,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导模式,是现阶段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车间,一头连着餐桌,可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小规模的生产联系起来,把分散的生产要素集聚起来,是引领农业、组织农民,加速步入社会化大生产及国内外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按照以产业化为主导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可以预期,必然改变现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和手工劳动,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和科技化服务,使一部分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另一部分农民会脱离农业生产,通过制度安排离开土地,就近迁移到城镇,离土不离镇,从事涉农服务业和第三产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在思路和观念上有一些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要创造条件,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从目前农业现状看,农业投入的主渠道还是农民和各级财政,农民的投入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大量的财政投入到农业,分散到每个农户的补贴也不足以办成大事。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领域,由于阻断了资本的进入,导致农业成为最弱势的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开辟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没有这样一个突破,农业现代化只能成为一个口号。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守住几条基本的红线:不改变农民对土地的权益,不搞土地私有化,不改变耕地的用途,为资本进入农业开通渠道,设计好路径。资本进入农业的方式可以放开,形式多样。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了向种植和养殖业拓展的条件,一些种粮大户也有扩大规模的愿望。

第二个突破:就是在保持农民与土地现有权益关系的前提下,在土地规模经营方式上有所创新。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有条件的土地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现在围绕“餐桌经济”进行规模种植和养殖的市场环境已经再现。如绿色有机大米的大面积种植、规模养殖及饲料基地建设、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等,都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实行“租赁经营”等各种土地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本大规模进入农业领域从事生产和经营。我市已经有一些村通过“租赁经营”、农机合作社等方式,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经验。例如,安石镇朝阳村、三合乡蚂蚁村、凌云乡凌镇村等,应该认真总结、指导和推广。第三个突破:就是通过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等措施鼓励农民向城镇迁移。这是成都、重庆出台的特殊政策。大量的农民与土地分离,进城变为市民,我们不能采取一些国家走过的如剥夺农民的方式,应该是采取保障性政策的方式。可以设想,当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没有后顾之忧,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围绕玉米深加工、畜牧业精深加工,选择小城镇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镇,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培育出一两个数亿元、数十亿元现代农牧业企业集团,带动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树立标杆和示范作用。同时,从辽源实际出发,推进城镇化要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要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要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贵阳白癜风

温州治疗男性疾病医院

乌鲁木齐的的医院看妇科好

专业治疗前列腺疾病医院排名